|
武漢移動廁所—武漢江夏:踐行“共同締造”創建“健康縣(區)”武漢移動廁所據悉自江夏區國家級健康縣(區)創建工作開展以來,就能看到社區邀請居民攜手打造共享課堂,人大代表主動參與共同締造幸福路,農業部門聚力打造美麗鄉村,各級各部門緊盯關鍵環節,踐行“共同締造”,全力推進國家級健康縣(區)建設落地生根。 武漢移動廁所據悉在“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”活動啟動后,江夏花山社區金地花園小區多次組織召開項目意見征求會,廣泛收集意見,共謀小區發展,11月1日,在小區休閑廣場召開了“花園議事會”,大家積極建言獻策,就打造“共享課堂”提出各自的意見和建議。 武漢移動廁所據悉花山社區探索“家、校、社”協同育人新模式,“三方攜手”共助孩子成長,其中“?!笔蔷幼≡谛^內的教師,在到場的居民代表中,有一位東湖路小學的馮老師,她表示:很高興能參與到社區組織的“共享課堂”活動中,現在正值“網課”時節,我能感受到家長們的“無奈”,我愿意利用我的空余時間,輔導小區的孩子們,我也會發動我身邊的同事,一起參與到這個有意義的項目中。 居民代表陳阿姨表示:“作為一名奶奶,孩子在家上“網課”讓我頭疼,天天關在家里玩電子產品,我非常贊同“共享課堂”的開展,同時,我作為一名退休干部,我會積極支持幫助社區的工作,發揮我的余熱?!?/p> 武漢移動廁所據悉社區工作人員表示,“共享課堂”是居民主導、居民受益的舉措,目前已經確定了四名小區內居住的教師,將設畫畫、書法、體育及作業輔導課程,下一步我們將具體方案出臺,根據疫情防控要求,協調好課程類型、時間、地點、人數及其他內容。爭取打造一套開放性的社區教育體系,為共同締造美好生活助力。 梁子湖:人大代表齊參與 共同締造幸福路 10月28日,在梁子湖新華村下鄧灣的通村公路施工現場,伴隨著一陣陣轟隆隆的挖掘機聲,新華村“四好農村路”建設拉開了帷幕。這條8公里長、代表群眾共同締造的幸福路將在8個月內完工。 武漢移動廁所據悉今年6月28日,梁子湖風景區組織轄區人大代表王瑞蘭、李宏武、魏曉紅、羅正玉一行四人,到新華村開展人大代表“三進”活動,在與群眾代表進行座談時了解到,該村村灣道路狹窄破損,嚴重影響群眾出行,群眾急切盼望通村8公里主干道能整體拓寬、維修、刷黑。 為了修建這條利民路,代表們與村支兩委召開新華村村民大會,并且多次深入新華村18個灣開展“四好農村路”民意調研,實地了解新華村通村公路的具體情況,與群眾促膝交談,零距離聽取沿線群眾意見。同時,代表們聯合新華村支兩委組建項目推進小組,積極向上級爭取到“四好農村路”建設項目,并與相關部門協調強弱電、自來水管道、光纜遷改等問題,當好項目“開路先鋒”。群眾全力擁護修建這條“四好農村路”,稱贊這條路是新華村群眾的“生態連心路”。此次道路整體拓寬涉及征地、清苗的村民都將土地、樹苗無償捐獻出來,據悉,村民們共捐出近20000平方土地,苗木上萬顆,為道路建設掃清了障礙。 “每次走這條通村的必經之路,看到道面坑洼,影響村民出行,我們心里也著急,作為人大代表,就要履行好我們的職責,我們推進小組將此項目納入民生實事項目,經常跑到上級部門協調推進項目,今天看到道路破土動工,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!”代表們看著正在施工中的路基,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悅,“今后的代表活動中,我們將持續關注老百姓急難愁盼的問題,想群眾之所想,解群眾之所急,切實當好人民群眾的代言人!” 農業農村局:聚力鄉村治理,打造美麗宜居鄉村 武漢移動廁所據悉農村美不美,環境好不好,直接關系到農民生活質量高不高。今年以來,武漢市江夏區農業農村局結合工作職責,聚焦農民群眾最關心、最現實、最急需解決的農村人居環境難題,瞄準“全域整治、全域推進、全域統籌”的治理目標,狠抓農村垃圾、廁所、污水治理以及村莊清潔行動、美麗鄉村創建項目,全力推進特色產業發展,在共謀、共建、共管、共評、共享等“五共”的“共同締造”工作路徑下,初步實現了人居環境好、產業發展好的鄉村治理新格局。 江夏區安山街青春村大屋余灣 實現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全覆蓋。江夏全區已構建形成城鄉一體化、處理專業化、運作市場化、管理常態化的“四化”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模式,完善和規范了“戶分類、組保潔、村收集、街轉運、區處理”垃圾收運處置體系,村灣保潔員規模穩定在2300人左右,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和無害化處理率均達到100%。 實現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蓋。江夏區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務自2018年啟動,面對農村居住分散、收納難等困難,根據各村人口數量、人均用水量、污水排放方式等具體情況,制定了符合江夏實際的治理方案。三年來,按照應施盡施原則,陸續實施農村村莊生活污水治理項目28個,累計完成1616個村莊、6.1萬戶的生活污水治理任務。 鄭店街金星村大屋楊灣污水處理站 武漢移動廁所據悉近年來,江夏區立足實際,以美麗鄉村建設為抓手,統籌推進鄉村旅游發展,不斷夯實鄉村振興基礎,建設打造了一個又一個環境美、產業優、百姓富、民風淳的美麗家園。至今,全區已建成美麗村灣216個,占全區964個規劃居民點的22.4%,美麗鄉村建設成果惠及1.1萬余戶農戶。初步形成了沿梁子湖大道、107國道和環魯湖等美麗鄉村示范片帶,打造了小朱灣、海洋村等一批江南都市田園典范,云稼慢鄉、楓香云堡等一批網紅民宿打卡點,旅游住宿“一房難求”,全區常年鄉村旅游綜合收入超20億元。 江夏區將繼續牢固樹立“以人民為中心、以健康為根本”的發展理念,通過為每一類群體搭建有效的參與載體和平臺,激發起群眾的積極性、主動性、創造性,全面提升居民健康素養,努力打造城鄉健康環境,推動國家健康縣(區)創建工作落實落地。 實現農村衛生廁所全覆蓋。結合江夏區情實際,以戶廁抓提升、公廁抓覆蓋的思路,科學推進農村改廁工作。按照村莊全覆蓋原則,100%配建公共廁所;按照“一戶一策”原則,采取差異化補助的方式,穩步推進戶廁改造提升。截至目前,該區已累計建成農村公廁268座并實現規范化管護,總計完成30153座戶廁改建、5480戶問題戶廁整改任務,農村廁所糞污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6%,超過全省“一類縣”90%的標準。同時,試行“收集+處理+利用”新集合模式,加強改廁與污水治理的銜接。 江夏區堅持全域規劃、分類施策、長效常態,強力推進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、農村廁所糞污治理,重點加快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梯次推進工作,實現農村垃圾、污水、廁所治理“三個全覆蓋”。
|